北京立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教學科研基地——被“科研成果”催化的洛陽梅森學校
科研基地小學、初中校區
科研基地高中校區
★【歷程】★
2016年9月,北京立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與洛陽梅森學校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2017年2月,北京立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把洛陽梅森學校當做“小學、初中”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2017年3月,洛陽梅森學校全面嫁接立國教科院的“教育科研成果”。
★【成績】★
1、洛陽梅森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僅僅一個學期,教學成績大幅度提高,小學絕大部分學科成績平均分達到93分以上,最高達到98分。初中各學科期末成績與上學年同期相比,平均分提升了20多分。很多學生從三、四十分,提升到八、九十分,現在,基本消滅80分以下現象。
2、嫁接北京立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研成果”的最大好處,不是成績的提升,而是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得到了快速的優化。
3、學生成績提升的同時,學生負擔大大降低。梅森學校給學生留的作業往往是“課外閱讀作業”、“幫助家長的親情作業”、“個別學生糾錯作業”,維護了孩子們幸福的童年。
4、現在,一個學期的課程,半個學期就學完了,孩子們在提升成績的道路上,走得很輕松。這樣,他們就有充足的時間開展科技活動、開展社團活動、選擇他人喜歡的事情。別小看這一點,直接關系到參加工作后的發展潛力。
5、洛陽梅森學校老師,有將近20名成為教學改革能手,他們分別到山東、安徽、山西、廣西、陜西、江蘇、浙江等幾十所學校上示范課、培訓老師。
科研基地小學、初中校區一覽
科研基地高中校區一覽
★【特色】★
1、學生管理采用“民主自治”,班級沒有班長,實行“班主任領導下的學隊長負責制”。自治口號:管好自己,管好現在的自己,管好天天的自己。
2、課堂教學方面采用“大單元階梯化”教學模式。一個學期的課程,半個學期既可以學完,剩下的時間,用于提升成績,用于發展素質和能力。
3、消滅課外作業:立國教科院提倡在課堂上把作業完成,課下“零”作業,課下的作業也就是“閱讀、親情、社會實踐活動、糾錯”等方面的作業。
4、開展“steam教育”課程。這是起源于美國,風靡全世界的青少年課程。比如:機器人、計算機編程、3D打印等。
5、發展“核心素養”教育?,F在的梅森學校,特別重視孩子情商教育,重視孩子社會能力培養,比如:下半學期將開展口才課、社會實踐活動課。
注:作業少了,家長可能會擔心。事實證明,洛陽梅森學校“學生成績越來越好,綜合能力越來越強”!
★【反思】★
什么樣的教育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終生發展
(1)有些學校教學方法傳統、學生作業特別繁重,提升成績往往以犧牲快樂的童年為代價。結果是,孩子即便取得一些成績,但代價沉重,知識面窄、社會能力差,參加工作后往往沒潛力。
(2)利用立國教科院方法培養的學生,成績提升快,學習壓力小,學生時代快樂幸福,見多識廣、動手能力強,參加社會實踐多,情商高,參加工作后潛力無窮。
中國教育報媒體報道1
中國教育報媒體報道2
★【媒體報道】★
就在今年,《中國教育報》對作為“科研基地”的洛陽梅森學校在推行教育改革的兩項核心成果方面,分別以“減三負不減成績 新課改值得期待”;“民主的學生有智慧 自治的孩子早當家”為題做了相關報道,同期“人民網”、“央視網”、“新華網"、“騰訊網”、“新浪網”、“優酷網”等多家媒體相繼轉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