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lfujc"></b>

    <tt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tt>

  • <button id="lfujc"></button>

    <button id="lfujc"><xmp id="lfujc">

    <i id="lfujc"><nobr id="lfujc"><acronym id="lfujc"></acronym></nobr></i>

          <b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b>
      1. <tt id="lfujc"></tt>
        新聞

        教育經費精準使用助力教育公平

        字號+ 作者:薛二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2017-12-26 13:31:23 我要評論()

        國家在教育投入領域舉國家之力、社會之力,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得到保障,體現出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地位,為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

            國家在教育投入領域舉國家之力、社會之力,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得到保障,體現出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地位,為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資源配置基礎。

            近日,財政部負責人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家財政教育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包括財政性教育經費和非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接近17萬億元,其中,2016年達到38888億元,是2012年的1.36倍,年均增長7.9%,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2016年達到4.22%)。2016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一半以上用于義務教育,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區并向農村傾斜,一半以上用于教師工資福利和學生資助。

             數據表明,國家在教育投入領域舉國家之力、社會之力,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得到保障,體現出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地位,為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資源配置基礎。

             教育通常被認為是偉大的平衡器、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教育財政關乎每個學生可得到的教育資源,影響學生接受到的教育質量。新時代下,為逐步解決教育領域主要矛盾,建設教育強國,就需要教育經費的支出和使用點面結合與目標精準。

             我國教育規模世界第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師規模和學生規模。教師和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兩者的發展直接決定教育的水平和質量,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一半以上用于教師工資福利和學生資助,教師工資福利和學生資助兩項合計占61.1%,比2012年提高10.6個百分點,這使得教育經費對人的投入突破了3/5,以此體現出教育投入中人的重要性,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影響我國教師待遇的津貼因素中,最明顯的是農村任教津貼、班主任津貼和交通補貼三個因素,自《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等政策實施以來,教師待遇得到改善。影響貧困學生入學的關鍵因素是學生資助,我國已經初步建立學前、義務、高中、高等教育等不同學段以及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不同領域的學生資助政策,取得良好成效。

             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我國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農村普通初中、小學、幼兒園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依次為1.44萬元、1.08萬元、0.61萬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50.2%、51%、51.1%?!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政府應成為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體系的規劃者、條件的保障者、標準的制定者、服務的提供者、公平的維護者、質量的監管者。經費保障是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前提,是城鄉教育協同發展的基礎。城鄉教育一體化絕不是城鄉的同質發展,而是以城帶鄉,發揮城市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以鄉促城,發揮農村教育特殊資源的比較優勢。用統籌規劃、適度傾斜的管理體制機制,用雙向溝通、良性互動的辦學體制機制,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

            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以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2016年,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的84%左右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區。教育資源的最初分配受到自然和社會偶然因素的強烈影響,其最明顯的不公平之處在于教育機會常常受到學生家庭背景的不恰當影響。教育脫貧是最持久的脫貧,同時也是教育公平的應有之義。促進教育公平的財政政策,強調所有學生不僅享有公平的入學機會,同時也享有公平的成功機會,保障所有人都擁有同樣的合法權利、享受有利于自身的教育權益。有效、精準的教育經費支出和使用有助于教育的脫貧攻堅,能有效促進教育公平。(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2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1.立國教育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立國教育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立國教育網”或“立國教育聯盟",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立國教育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立國教育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文章
        • 年終盤點 |中國教育報發布2020中國高等教育

          2020-12-29 11:12:18

        • 以評價改革牽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2020-12-11 11:19:05

        • 彭麗媛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女童和婦女

          2020-10-16 17:21:52

        • 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評議考核辦

          2020-08-14 17:22:29

        網友點評
        国产做av无码
        1. <b id="lfujc"></b>

        <tt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tt>

      2. <button id="lfujc"></button>

        <button id="lfujc"><xmp id="lfujc">

        <i id="lfujc"><nobr id="lfujc"><acronym id="lfujc"></acronym></nobr></i>

              <b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b>
          1. <tt id="lfuj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