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推進綜合素質評價絕不只是簡單地下一紙文件,而是地方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系統工程——
綜合素質評價“落地”的N種方式
在區域實踐中,基層探索出綜合素質評價的多重意義,它可以是一種教育方法,可以是一種課程管理手段,還可以是薄弱學校改造的策略。由此可見,區域推進綜合素質評價絕不只是簡單地下一紙文件,而是地方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系統工程,甚至是對區域教育發展生態的檢驗。它既是學生全面發展、鼓勵個性成長理念的體現,又是兼具自我教育功能的過程性評價方式。
構建有利于推進綜合素質評價的教育生態
綜合素質評價意在建立關注全面、尊重個性、強調過程的學生評價制度。它是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一部分。區域推進綜合素質評價,首先要轉變教育行政部門以統考結果為評價標準的傳統思想,重視非紙筆考試科目,建立有利于推進綜合素質評價的政策環境。
現實中,有些地區的“學業成績政績化”傾向嚴重,過度關注分數、強調學校和地區之間分數的橫向比較。如果僅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面子工程”,而實際上仍然沿襲以學業統考成績為標準的做法,當地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必將流于形式。政府層面對教育質量管理的認識是否正確,對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推進有決定性的影響。
要切實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須將它與高中招生“硬掛鉤”。常見的思路有兩種,一是學業分數等級化,二是綜合素質分數化。
山東濰坊的改革力度很大,將學業分數和綜合素質評價同樣等級化。浙江嘉興從本土實際考慮,采用后者的思路,以綜合素質評價等第賦分制,走“中間路線”實現與高中招生的“硬掛鉤”。
嘉興綜合素質評價等第賦分制將學生的評定等第分為A、B、C、E四等,分別賦20分、17分、15分和12分。評價等第比例按學校實行總量控制,各學校比例相同。除有嚴重違紀的學生外,一般不評E等。
這樣評價結果的最大分差只有5分。“小步幅”策略既撬動了綜合評價改革,又減少了各方面的阻力。
重視評價維度的獨立意義和學段的整體銜接
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是豐富的。浙江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分為品德表現、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和創新實踐等四個維度。各維度的內涵、測評內容與方法是不同的。
品德表現側重社會責任感、誠實守信、合作友善、自尊自信、遵守紀律和人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運動健康側重反映學生體育與健康素質、體育運動方面的特長,以及心理品質的發展水平。藝術素養側重反映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能力,反映學生音樂與美術的學習情況等。創新實踐側重反映學生創新思維、調查研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體驗經歷等情況。
這四個維度分別具有獨立意義。但在區域實踐中,有的地區將四個維度的評價結果相加,取總分評價。這樣的做法值得商榷,我們長期習慣的總分制,可能導致學生的特長被其他弱項抵消。同時,在總分中,某一維度在整體評價中應占多少比例也難以判斷。
重視各維度的獨立意義可以體現在評價結果的反饋上。學校每學期向家長報告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狀況應分項等級呈現,并進入畢業生的檔案。
推進綜合素質評價須將高中、初中、小學的綜合評價結合推進。不同學段的綜合素質應有不同的要求和側重點,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升級。
小學階段綜合評價要從學生養成教育切入,采用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積極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品質。初中階段要促進學生的自我覺醒,規范實施過程性評價,關注課程經歷,強調民主評議。高中階段的綜合評價應更加深入,宜兼顧采用學生的表現性與成果性評價。
完善基于實證、公開透明的評價過程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分數的形式納入高中招生的升學成績,這就要求評價內容和方法相對統一與穩定。目前學校常用的評價方式有課程考核、民主評定、過程記載與采證加分等。
各維度的評價應尊重項目特點,完善評價方法,建立促進學習的過程性評價,避免橫斷式的終結性評價;要重視評價的正面導向作用,讓綜合素質評價變為一種教育方法,而不僅僅是一種結果評定。在區域實踐中,有這樣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運動健康維度過于注重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結果。這容易與體育中考測試重復,削弱體育課與體育活動,使體育學習應試化。運動健康維度應該是多元的,包括身體和心理的素質,而不是僅僅關注一兩個運動技能的考核。
在創新實踐維度中,社會實踐更多體現在參與性上,而研究性學習則側重體驗與探索,實驗及操作技能主要關注學生在科學和勞技等課程中的動手操作能力與意識。它們著眼點不同,考查方法也應該不同,不能完全由學生之間的民主評議決定。
品德表現維度應該注重學生平時的表現。但在一些地區,這個維度的評價被過于簡化,變成了用學習成績或是否做班干部來衡量。在無客觀記述的情況下,也沒有經過充分的自評和互評,草率民主投票確定學生的評價結果。
推進綜合素質評價一定要得到社會與家長的廣泛認同。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情況,嚴格程序,強化監督。
學校應按照“充分醞釀,有言在先”的原則,透明公開制度設計,為規范各環節打下良好的信任基礎。要以事實為依據,客觀記錄和寫實描述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指導學生及時收集標志性成果和整理公示的實證材料,每學期填寫《初中學生成長記錄冊》,真實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
尤其要指出的是,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在于推動過程性評價和質性評價的運用,但質性評價必須克服橫向比較的思維。(作者單位: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14日第5版 版名:區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