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lfujc"></b>

    <tt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tt>

  • <button id="lfujc"></button>

    <button id="lfujc"><xmp id="lfujc">

    <i id="lfujc"><nobr id="lfujc"><acronym id="lfujc"></acronym></nobr></i>

          <b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b>
      1. <tt id="lfujc"></tt>
        智者

        竇桂梅:寫作中沉淀生命

        作者:竇桂梅 來源:立國教育論壇 2016-06-06 16:59

        e1.jpg 

              當今,各種關于課堂教學的討論像暴風驟雨一樣不斷沖刷著我們。一方面,我們要面對各種理念的更迭,以及各種關于課堂教學的批判;另一方面,每天還要在辛苦瑣碎的課堂生活中徘徊,折騰得疲憊不堪。課堂教學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面對惶惑,或多或少都要執教公開課的我們,應當如何尋找課堂坐標?怎樣克服一次次研究、試講帶來的審美疲勞,讓激情、希望、魅力經由研究課的一點,漫射到教學生活的年年歲歲、角角落落?

               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讓筆靜靜記下自己,在課堂本身找尋“我是誰”。語言是開出來的看得見的心靈之花。每一次記錄,都會挖掘自己的心靈,并把它彰顯出來。

               每一種力量、每一個領域都要找到一種合法性來為自己論證,每一個人也都需要自我引導,自覺營造課堂生活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等待任何權威的指令。正因為寫,你的筆就要和你的課堂通過心靈的橋梁發生聯系,你會忠于你的課堂,兼納別人的聲音,始終不會迷失自己。

               于是,一個字,一個宇,具體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了這一句話、那一句話,組成了這一段話、那一段話……千萬朵花的美,是一瓣瓣的、用筆綻放開來的靈魂之花。當這涓涓細流終究匯聚成海,海納百川的你怎能不“笑傲江湖”——如此,你也許會感慨:閱讀自己的課堂“錄像”的文字,就是傾聽心靈花開的過程。

               寫,讓自己活得明白,更讓自己活出精彩?;ǖ拈_放,贏得的是尊重,積累的更是尊嚴。寫,也許會改變你的課堂磁場,甚至改變你的生命屬性。

               我圍繞“課堂捉蟲”寫下了近百篇的課堂反思,并因此出版兩本隨筆,還出版了其他幾本專著。有些貼在網站和自己的博客上,引起了較好的反響。這些文字匯集起來,就是一本屬于自己的獨特的課堂指導參考書。

               自己嘗到甜頭,我還鼓動其他教師一起寫。之所以能夠有底氣在眾多比我學歷高的青年教師面前誨爾諄諄、誘人循循,首先要感謝的就是引我走向教學覺醒之路的教學反思——教育寫作。有一次,我沒有時間給教師評課,就讓他們自己寫寫教后反思。沒想到,兩個年輕人的“反思”引發了大家的反思。誰說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正像他們自己感受到的,寫,讓自己更切身明白“曾經”是怎么回事。

               課堂內涵豐富,寫作形式就會多種多樣。它既可以用平實的語言白描敘寫,又可以用詩意的警句吟詠抒懷,有話則多,無話則少,寫中有學,學中有思。寫,或深邃或宏大,或微小或遼闊,或憂愁或明快,或抒情或議論……

               就是這不拘一格的、一系列的書寫,令那些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思想與細節,在頭腦中一次次地“昔日重現”;能夠保持對自己課堂問題的清醒,對評價者的“距離”,自覺地辨別批判的聲音,就可以“跳出課堂本身”,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慎看待自己的課堂。

               當我們閱讀自己心靈的文字花瓣,輕點自己記錄的精神財富的時候,我們文字里投出的理性是否變得更加敏銳和靈動了?我們的語言是否因為更加中肯,而引發教學行為上的忠直?我們的心靈是否因書寫變得更加正直、勇敢和善良?我們的道德使命是否因不斷累積,而變得更加清晰而富有力量?

        看來,小小的筆改變不了世界,卻能改變我們的課堂。

        1.立國教育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立國教育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立國教育”或“立國教育聯盟",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立國教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立國教育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文章
        • 柳鐵一中的辦學之道:胡冬梅校長蒞臨北流市講

          2016-06-23 01:20:19

        • 余年初: 狹隘與偏見:校長第一領導力的論證與

          2016-06-18 17:03:03

        • 校園欺侮的根源——讀日本學者《共生的理想

          2016-06-08 08:00:36

        • 魏書生:我提高教學效率,主要做這三件事

          2016-06-06 18:21:36

        網友點評
        国产做av无码
        1. <b id="lfujc"></b>

        <tt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tt>

      2. <button id="lfujc"></button>

        <button id="lfujc"><xmp id="lfujc">

        <i id="lfujc"><nobr id="lfujc"><acronym id="lfujc"></acronym></nobr></i>

              <b id="lfujc"><small id="lfujc"></small></b>
          1. <tt id="lfujc"></tt>